“军阀”一般是和乱世相伴而生的,正所谓“乱世英雄起四方,有枪便是草头王”,一班地方诸侯拥兵年自重,割据一方,打造自己 *** 的小王朝,有的甚至与中央分庭抗争。
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史,一个王朝由兴至衰,必然会军阀割据,军阀混战的局面,最著名的比如汉末三国,晚唐,民国等战乱时期,战乱纷纷,一时多少英雄豪杰。
在这其间,对这些军阀进行综合评价,分出好坏,掌心觉得,军阀割据是 *** 国家,制造***的祸端,这些军阀都是为了自己一己之私,或小团体的利益,本无正义可言,更何谈好坏。
但如果硬要分出个三六九等,掌心认为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草头王中,董卓无疑是最坏的军阀,对曹 *** 的评价则越来越好,越来越趋于正面。
一、为什么单说汉末三国这段时间的军阀。上面说了,乱世出军阀,乱世不仅仅是东汉末年,军阀盛行不也不仅仅只是出现在汉末,为什么单拿汉末出来说事。
这主要原因,汉末三国是开创军阀割据,地方豪强坐大的兆端。汉末中央王朝腐败不堪,加之黄巾***,中央对地方统治力削弱。
汉灵帝听信刘焉的建议,采取“州牧制”,扩大刺史、大守等地方行政官员的职权,允许这些地方行政官员可发展军事力量,也就是让这种些地方行政长官,同时兼任 *** 厅厅长、监察长,再兼地方军区司令员,这样一来,地方州郡长官以剿灭黄巾军为名,大量招募军马,发展私人武装,进而拥兵自重,渐成尾大不掉态势。
董卓进京,西凉军阀控制了朝政,造成君主失威,天下大乱,许多地方军阀势而起,相互之间你争我夺,为扩充自己的势力,大大出手,只是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,好一个乱字了得。
因为当时的局面,正如黄巾 *** 的口号所称“苍天已死”,许多军阀的眼里已经没有大汉天子,在他们的心中,自己有了枪杆子,自己就是皇帝。
正如《新五代史·安重荣传》所描述的那样:"尝谓人曰:'天子宁有种耶?兵强马壮者为之尔。”
二、董卓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军阀,而且评价极其负面。如果说在董卓出现在洛阳之前,汉王朝还只是围绕在宦官、外戚、朝臣间的权力斗争游戏,只不过是“茶壶里的风暴”,董卓进京则是打破了中央权力的三者平衡,凭借军事武力,将宦官、外戚全部诛杀,一网打尽,控制朝中大臣,废立君主,独揽大权,将西汉以来封建王朝权力运行的基本秩序 *** 怠尽,直接引发了长达八十多年的三国内乱。
特别是董卓专权后,不仅造成地方坐大,局势失控,在政治经济上只有 *** ,毫无建树,倒行逆施,实现残暴统治,烧杀抢掠,无所不用其极,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,怨声载道,民众苦不堪言,达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。
董卓掌权后,国家制度朝令夕改,随意 *** ,对民众实施严刑酷法,利用货币政策盘剥百姓,为了自己聚敛巨额财富,整日歌舞升平,寻欢作乐,生活荒 *** 无度,整个大汉王朝在董卓的把持之下,千疮百孔,满目疮夷。
曹 *** 为此,专门赋诗一首《薤露行》,予以讥讽:贼臣持国柄,杀主死宇京。荡覆帝基业,宗庙以燔丧。播越西迁移,号泣而且行。瞻彼洛城郭,微子为哀伤。
董卓作为我国历史上首个以地方武装势力控股中央权力的军阀,开启了汉末三国长达八十多年的乱世纷争,开了历史的倒车,对华夏文明民族造成极大的创伤,其本人的统治也荒腔走板,毫无建树可言,所以史上对董卓的评价始终都是极其负面。
以严谨据称的《三国志》作者陈寿都评价道:“董卓狼戾贼忍,暴虐不仁,自书契已来,殆未之有也。”
要评军阀中的更好与最坏,当然必须从帝王级别军阀中去考虑,董卓之所以入选,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他作为一名军阀掌握了王朝的更高权力去干坏事,这种影响当然也是全国性的,他对国家的 *** 性也比当时或者后来一些地方割据的小军阀更大。
三、曹 *** 是中国历史少评价更好的军阀,而且越来越正面。如上所述,要评更好与最坏,只有从帝王级的军阀中去挑选,在中国历朝历代出现的大大小小的军阀中,曹 *** 无疑是一个不忽视的人物。
曹 *** 的故事,大家都耳熟能详,处于三国乱世的曹 *** ,以征讨董卓起家,乱世纷争中逐步崛起,平定北方中原内乱,统一了中国北方,成为当时更大的势力的军阀,并在汉室危难之际,迎奉汉献帝,使危在旦息的大汉王朝又延续了25年。
之所以将曹 *** 列为历代军阀中评价更好的,主要的以下三点。
一是曹 *** 恢复秩序,迎奉天子,到死都没有篡位。
曹 *** 以一己之力延续了大汉王朝国祚25载,这也事实,曹 *** 至此都是以大汉臣子自称,也是事实,而且正如曹 *** 自己所言:"设使国家无有孤,不知当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。"这的确也是事实,不可否认曹 *** 的一生都是奔走在国家统一的进程中,曹 *** 是有政治抱负的军阀。
二是曹 *** 是乱世枭雄,草根逆袭,人生砺志,开创了建安风骨。
曹 *** 的故事非常砺志,是历史是少数几个被称为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的军阀。他无论是对内征讨四,对外降服南匈奴、乌桓、鲜卑等都是战功赫赫。同时期的刘备、孙权、袁绍等与之相比,都只能算是地方割据的小军阀,
就是后来的王世充、窦建德、刘武周、安禄山,朱温、袁世凯等著名军阀与之相比,在格局、境界、成就等方面,都与胸怀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的曹 *** 相距太远。
更不论曹 *** 作为“建安风骨”的文坛领袖,一代宗师,以“雄健深沉、慷慨悲凉”开风气之气,将中国文学引向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作为文学家的曹 *** ,在中国古代军阀届绝对是NO1了,民 *** 阀张宗昌的诗作在曹 *** 面前,只能呵呵了。
三是曹 *** 不仅军事了得,其在国家治理上也是有思想有水平。
曹 *** 在经济上推行屯田制,兴修水利,实行盐铁官卖制度;在政治上推行法治,抑制不法豪强,提倡廉洁,实行“唯才是举”的用人制度,迅速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。在曹 *** 统治下,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,经济逐步恢复,阶级压迫稍有减轻,社会风气有所好转。
整体上评价曹 *** 虽然作为乱世军阀,他 *** 过农民 *** 和滥杀过无辜人民,但从政治、军事、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,他比我国历史上许多军阀还是更胜一筹,这也是曹 *** 为什么被后世评价越来越正面的原因。
*** 非常推崇曹 *** ,他曾评价:“曹 *** 是了不起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。”
*** 在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中专门称及曹 *** :”往事越千年,魏武挥鞭,东临碣石有遗篇。萧瑟秋风今又是,换了人间。“
以独特视角品读历史,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,掌心读历史欢迎关注点评。
历史上最 *** 的人物有哪些?
专注历史的中国小贱,与你分享。
李启铭的一句“我爸是李刚”,彻底让 *** 火了一把,也彻底的火得焦糊烂臭,李启铭堪称史上最 *** 的儿子了。
提到“我爸是李刚”这句话,肯定会有人表示异议,为什么呢?因为网上流传这么一种说法:李启铭的原话其实是“我不会跑的,赶紧打120,我爸是李刚”,然后就被媒体掐头去尾,播了出来,这是一种说法。
另外一种说法是这样的:李启铭的原话是“看把我车刮的,你们想干嘛,我爸是李刚”。
恕我无能为力,花了一个多小时,始终无法查询到当初事件的现场视频,而所谓的现场人士,说法又兼具上面两种版本。那么,怎么办呢?
很简单,不看其言,只观其行。
首先,我的观点很明确,不管李启铭是否说过什么,就看他现场的做法,简直就是令人发指,性质十分恶劣。
一、案发过程
李启铭醉驾送女友回学校,减速进了校门,随后突然加速行驶在校园中。陈晓凤和张晶晶恰好在校园内练习轮滑,一个穿着轮滑鞋,而另一个穿着平底鞋,两个女孩子并不知道死神朝她两袭来。
李启铭在校园内并没有减速的意思,径直撞上了两个小女孩,陈晓凤被撞到空中翻滚,落地后又被车后轮碾压,造成二次伤害,导致陈晓凤伤重不治。
而李启铭呢?这小子居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,右拐进入小路,将女朋友送到宿舍。
最让我愤怒的是,这小子选择原路返回,车子就从倒在血泊中的两个女孩身旁驶过去。说真的,给我的感觉就是,他撞的不是人,而是小鸡、小狗。
在即将驶出校门的时候,被校园内武术协会的学生以及保安拦下。
“醉驾”、“肇事逃逸”、“冷血”,整个事件,李启铭的所作所为,传达给我的就是这些。
二、细节知春秋
1、张凯,是死者家属的委托律师。
其律师事务所主任曾和张凯谈话,要求他终止此案的 *** 。当然,是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。
张凯曾在微博透露,2010年12月14日晚十点四十左右,驾车回家途中,被三辆车围堵,从车上下来十余人。在尝试强开车门未果后,便暴力敲打车门和车窗,张凯趁众人松懈的时候,从前面越野车左侧撞出一条出路。
2、事发时,见证人很多,然而事发后,学校下了指示,直接导致了集体沉默。
3、事发后,之一次的鉴定通知书上写的是:行驶速度是45公里/小时——59公里/小时,这种速度和两名受害者的伤情极为不符。
4、李刚要求解剖死者,查明死因。并要求陈家提出赔偿金额,不要错过机会。
后记一件事,会传达出很多不同的信息,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抽丝剥茧,而非想当然的“我以为”。
要做到不人云亦云,其实很简单,遵循一个道理即可:不要看他说了什么,而要看他到底做了什么!有的人说自己去厕所是拉粑粑,其实最后的真相,往往只是放了个屁而已。
反正李刚这个冤大头,被自己儿子弄得灰头土脸,一点不冤。我丝毫不同情,甚至还想吟诗一首。
启铭小哥有手段,老爹含泪点个赞。
天空飘来七个字,滚去牢房把酒醉!
你家乡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?【航空航天】:是的,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特色和能吸引人的地方。下面这个小镇就是我度过童年的地方。三国的“蜀汉江油关”就是现在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,位于人间天堂九寨沟东环线上。相传属李唐王朝龙脉之地,后武则天皇袍夹身,派人斩断了龙脉,后已恢复。武胞兄武元庆被贬后发配此地为一小吏,后卒于此镇涪江对岸左下角的武家道阁里,也正因武元庆墓而得名“武家道阁里”。此地许多武姓,但因武则天宠男妃名声不佳,当地武姓纷纷将“武”字改为“伍”字。
此地三国曾为曹魏从北方入蜀的北部重要军事关隘,亦称“北关”。蜀国刘禅(阿斗)继位后国力日渐衰弱,曹魏大将邓艾帅军从陇南与青川相隔的摩天岭滚身而下,通过阴平道直逼蜀汉北关。关隘守将马邈知大势已去,献关而降,马邈之妻李氏夫人怒斥夫君不忠不义,并苦劝无果,最后悲愤投涪江而死。在李氏夫人投江处的落河盖至今尚存“蜀汉守将马邈忠义妻李氏墓”。有趣的是这碑上的“忠”字位置早已呈下凹一寸有余大疤痕,人们在读到“蜀汉守将马邈忠义”处陡生愤慨之感,便不由用手杖撞击这个“忠”字,故被后人世代唾骂击之日久而不见其“忠”字。显然,“蜀汉守将马邈忠义妻李氏墓”这句话是说马邈之妻李氏是忠义之人,故忠义之人自然被世代后人所敬仰,马邈不忠不孝,不仁不义,自然被世代后人所唾弃。
民国四川省 *** 刘湘之母病故后,刘为其母寻一方风水宝地,术士遍寻西南各地,最后定在此地的凤翅山顶入土。因此处是龙门山脉之龙头,两山如凤凰两翼。刘湘之母墓园楹联书刻“千年来龙归此地,万年富贵在其中”。秀丽的风景,美妙的故事与传说为这个小镇赋予了许多神秘,为世人所感惑。
我们都知道四川有很多名人?四川,天府之国,人才辈出,除了两次拒授衔的 *** ,四川最有名的将军是哪几个?请往下看。
元帅
*** ,四川仪陇人,共和国元帅之首,人民 *** 总司令。
*** ,重庆市开州人,共和国元帅,中央人民 *** 人民*军事委员会副 *** 。
*** ,四川乐至人,共和国元帅,上海市市长、 *** 部长,* *** 副 *** 。
*** ,重庆江津人,共和国元帅,代总参谋长、 *** 副 *** , *** 副 *** 、国防科委主任。
大将
罗瑞卿,四川南充人,共和国大将,*部长、 *** 副 *** 、 *** 秘书长、 *** 总参谋长、中央*处*、国防委员会副 *** 、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等。
上将:
张爱萍, *** 原副 *** ,原 *** 兼 *** 长,原 *** 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, *** 原副秘书长,原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。
陈伯钧,历任 *** 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、副教育长、教育长、副院长、代院长,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、院长等职。
傅钟,人民 *** 总政治部原副主任, ***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、常务委员。
中将:
毕占云,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,武汉军区副司令员。
吴瑞林,原 *** 海军常务副司令员。
贺诚, *** 总后勤部副部长兼 *** 部长,中央人民 *** *** 副部长,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,总后勤部副部长。
国民方面将领:
杨森,四川广安县人,川军著名将领。国民*军陆军二级上将,贵州省 *** 。
刘湘,四川大邑人。陆军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第23集团军二级上将总司令。
潘文华,四川省仁寿县人,二级陆军上将。民第7战区23军军长、28集团军总司令兼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、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,后率部 *** 。
邓锡候,四川营山县人,陆军二级上将,历任团长、师长、军长、集团军总司令,后率部 *** 。
吕超,四川宜宾人,国民川军高级将领,国民*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。
唐式遵,四川省仁寿县人,二级陆军上将,抗战时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。
川军抗战名将:
饶国华(1894-1937),四川资阳人,陆军上将。
王铭章,四川新都人。陆军第22集团军41军122师中将师长,牺牲后, *** 追赠陆军上将。
李家钰,四川蒲江人。豫中会战之一战区后卫总指挥。抗战牺牲后, *** 追赠陆军上将。
许国璋,四川成都人,国民*军第150师师长,在常德会战外围保卫战中,与日军苦战,全师官兵几乎伤亡殆尽,他悲愤举*殉国。
当然,四川的名将很多,就不一一介绍了。欢迎大家补充、完善。
成都出过什么名人?列写几位四川省成都市的名人,与友友们分享,他们是:
△巴金(1904年11月25日—2005年10月17日),四川成都人,祖籍浙江嘉兴。原名李尧棠,另有笔名佩竿、极乐、黑浪、春风等,字芾甘,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。中国作家、翻译家、社会活动家、无派爱国民主人士。巴金因此被誉为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”。代表作《家》《寒夜》《随想录》等。曾任 *** 副 *** 。
△ *** (1929年一1993年2月3日),四川成都人,1953年5月加入中国 *** 青年团,1955年5月加入中 *** 产。曾任天津市委 *** 、天津警备区委 *** 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