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观大全之崂山塘子观

道观大全之崂山塘子观

访客 2025-07-13 婚姻配对 313 次浏览 0个评论

道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历史悠久的教会,它是我国本土教会,对我国的宗教信仰有着重要影响。道观是道教信徒供奉神仙的一个地方,它是我国建筑文化中的瑰宝。塘子观位于青岛崂山,始建时间已经无从考证,它是我国道教的已做着名道观。大家是不是对这个道观很好奇呢?现在不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道观大全吧。

  道观大全之崂山塘子观

  简介

塘子观是我国道教宫观。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境内的崂山文笔峰西南麓。始建年代不详。明代万历年间曾有重修,清光绪时道士吴介山对其进行修缮,并改称餐霞观,民国初年复名塘子观。观内原建有正殿和东西两厢房等殿宇,正殿三间,中供真武大帝塑像,1938年两厢毁于日军兵火,1948年时任观内主持道士郭明禄募资重建两厢并维修正殿;***期间,整个道观被毁。现存建筑均为近年新建。观之周围松柏苍翠,竹枫掩映,山水秀丽,环境幽雅。为崂山着名道教宫观之一。

塘子观,又名堂子观、餐霞观。观在劳山文笔峰下,二龙山之西南麓。始建于宋,重修于明万历八年。屡遭厄运。清初,即墨人郭绣曾读书于其间(官至湖广总督)。至使此观名声大播。是观历清人修葺后,又罹厄于日冦掠火。近为乡人重修建。观中有泉曰:甘露,清洌甘美,盈盈不涸。仙家道侣,文人墨客游聚其间。吟咏连朝,布道修心。且夫山秀水明,幽宓非常。竹树丰茂,曲折洞深;绝峰棱棱林壑尤美。有潭如镜涵,深不可测。鉴峰吞峦,藏云翳龙;高岩饮波,徒崖拥碧。令人瞩目忘尘,绝俗澄心。实为灵山神域,洞天福地也。诗曰:

斜阳在山隅,人影散地垓。

群峰含青碧,天无纤云回。

拾阶一登临,冷郁肃形骸。

芦葭近水长,巨石临涧排。

高堤斩波趋,风摧老木衰。

秋气去未远,寒风乍低回。

一潭碎鳞鳞,半山枯峐峐。

道盘曲水静,崖高枯藤徊。

临亭凭远目,登岩畅诗怀。

回眸惊山月,举首讶琼台。

二星同辉映,助我游咍开。

抚往知荒岁,追昔住婴孩。

漫吟竹筱幽,且抚松柏楷。

泠泠甘露水,峨峨文笔隗。

千载人与事,俳诙说沉埋。

与君相扶将,聊作归去来。

  历史

据太平宫道士传述《塘子观庙志》载,当时躲在临安天目山的昺帝俩太妃谢丽、谢安(姊妹俩)于宋覆灭后,携随从化装成渔民,乘船北上,在崂山仰口湾登岸,到太平兴国院(太平宫)出家修道。太平宫前临黄海,故谢丽、谢安每一出门,望见大海,即触景生情,掩面痛哭。(宋军零丁洋战败,陆秀夫抱9岁昺帝投海死,宋亡。)庙中道长见状颇为同情,便劝说两谢移居离海较远的山后脚庙塘子观。谁知两谢仍心怀故国,并昼夜思念爱子,总幻想有朝一日昺帝或能从海上乘船而来,故经常爬上光光崮眺望大海。后人哀其故国之思,怜其慈母之情,便把光光崮又称为望望崮。

清光绪年间,道士吴介山复修塘子观,同时更名餐霞观。此时,掖县名儒林钟桂曾在此设书院授徒讲学。民国初年,餐霞观复名塘子观,和修真庵合一经营。有耕地360亩,并有狼弯崖、大竹棵子等13处山峦,及双台皇妃茔(即两谢墓)、双台道士茔和西大涧三茔地。

1938年3月15日,日寇进山扫荡,曾冲进塘子观,杀死道士,烧毁两厢。1948年道长周源深与主持郭明禄募资重修东西两厢,并维修正殿神像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子寅国学算命网,本文标题:《道观大全之崂山塘子观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1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