漳州端午节风俗要做什么 吃什么

漳州端午节风俗要做什么 吃什么

访客 2025-07-13 婚姻配对 311 次浏览 0个评论

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,这个日子就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。关于这个节日的传说,大多数人都应该听说过,而且很多端午的习俗据说也是由此发展而来的,例如端午节划龙舟、吃粽子。那么漳州端午节风俗要做什么?吃什么?  漳州端午节风俗要做什么  漳州端午节风俗有拜祭水仙花王、悬插艾草、菖蒲、打午时水、走贡王等。  拜祭水仙花王  在漳州市,大家把端午视作仅次新春佳节的节日,民俗有裹粽、卤面、备菜式敬先祖、拜神灵的风俗习惯。端午这一天,漳州市民俗拜祭的是具漳州市当地特点的水仙花王。  悬插艾草、菖蒲  拜祭以后,每家每户便刚开始在自己大门口、房间门的门匾上悬插艾草叶、菖蒲、石榴叶等五种绿色植物。这种多见芬芳科绿色植物,能传出一定味道,能够除菌并祛除蚊、蝇。  打午时水  下午时刻,漳州人还会继续打午时水来喷撒屋子院落或冼澡、洁面、洗手和脚,用于辟邪祛瘟,避免 入暑生热痱子,出门不容易被蛇咬。一部分群众还会继续用午时小水泡饮午时茶,以治万病。  走贡王  漳州市诏安县几百年来端午走贡王的民俗文化,是全国各地独一无二的。每到端午,本地乡人各自从两庙中抬着开漳圣王陈元光的部下沈新世纪、李伯瑶二将的佛像交通出行,围绕北关游街示众时,由寺庙小灯笼流板,刀斧戈戟列举双行,社众排长队接着,合唱本名龙船鼓歌的贡王歌,十分繁华。  吃什么  漳州过端午节要吃粽子和卤麺。  在漳州城区俗谚云:初一裹芳粽,初二裹乖粽,初三裹送人,初四裹敬尪。意思是初一做的是今年第一次的粽子,吃起来特别香;初二做的粽子是为孩子做的,形状不是正四面体,而是略长,俗谓孩子吃了这种粽子会乖,听话;初三做的粽子是为了送人,包括送给因为居丧而不能做粽子的亲友,尤其丧家已嫁出的女儿或孙女,更要在婆家做大量的粽子送回娘家;初四做的粽子则用以翌日的祭祀。送人粽子时一般要从一整串中一个个剪下来,只有对丧家才可整串地送过去。在诏安,送丧家的粽子必须在五月初一这天。  另外,漳州城区居民端午节还要吃礼俗性的食品卤麺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子寅国学算命网,本文标题:《漳州端午节风俗要做什么 吃什么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11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