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七月十五送面人 七月十五为何叫盂兰盆节

为什么七月十五送面人 七月十五为何叫盂兰盆节

访客 2025-07-17 婚姻配对 307 次浏览 0个评论

七月半祭祖习俗是本土文化的产物,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,既是民间的秋尝祭祖节,又是道家的中元节、佛教的盂兰盆节,俗道僧三流合一。历史悠久,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在这一天大多是纪念祖先的习俗。那么为什么七月十五送面人?七月十五为何叫盂兰盆节?  为什么七月十五送面人  在晋西北一带,有七月十五捏面人,送面人的习俗。以原平为例,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前几天,家庭主妇们就开始张罗着捏面人了。特别是那些家有小孩的人家,或者是小孩的姥姥家、奶奶家,更是要预先蒸好面人,送给外甥、孙儿女。  七月十五的面塑样式繁多,有牛、羊、猪、兔、猫、鸡、鸭、娃娃和花卉、瓜果。常见的面人形状有:睡娃娃、爬娃娃、罗汉娃娃,大兔子,大鲤鱼等,一般是男孩送罗汉娃娃,女孩送面鱼、面兔,取欢鱼吉兔的寓意。  七月十五为何叫盂兰盆节  农历七月报恩月,在佛教里则有禅七、净七,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无限的意思七是一个变化无穷、蕴涵无尽的数字。  依照佛教的说法,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,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,佛弟子在当天,举行盂兰盆法会。据《大藏经》的记载,盂兰盆是梵语,盂兰意思是倒悬;盆的意思是救器。  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,衍生出来的意思是: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,供养佛陀和僧侣,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。这种仪式最早是从目连救母的法会开始流行。  七月十五全国有哪些习俗  江苏  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,沿路焚化,谓之结鬼缘。仪征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,内藏碗灯,有赌鬼、酒鬼、大老官等等。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,一艘放焰口,一艘载佛婆念佛,一艘烧锡箔纸锭,一艘放河灯。  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,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。上海放河灯时,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,称为度孤。  江西  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,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。据说孕妇折的纸锭,焚化后鬼拿不动,送到阴间也无益处。放焰口时,法师向台下掷包子、水果。  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,次年就可得子。小孩抢得包子,一生可不受惊吓。安远县祭祖,先于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,早晚上供。至十五夜烧楮衣冠,纸钱祭送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子寅国学算命网,本文标题:《为什么七月十五送面人 七月十五为何叫盂兰盆节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07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